从少林寺离开,依旧是悠哉悠哉,走走停停。停车场有许多回洛阳的车。然而,计划中的洛阳,有着“东方蒙娜丽莎”的卢舍那大佛,有着我向往的天子驾六马车,有着古人梦想的殉葬之地——北邙,还有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国色牡丹,我这次却注定了要错过。还有商丘、南阳,这些曾列在攻略的城市,都要错过。
河南,这片土地,曾經极度辉煌过,也曾經被彻底摧毁,现在还在崛起的路上蹒跚。这片土地的人民,他们也许贫困,但是祖宗遗留的大气和纯朴依然可见。我只相信,坚韧的土地坚韧的人民,绝对不会被遗忘也絕對不会被美满背叛。
离开郑州,南下武汉转机回广州。郑州火车站,人流依旧那么多。这个城市,是铁路枢纽,连接着京九线和陇海线,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经过,奔向已知或未知的他方。我,亦然。家,还是那个家,但是有的人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晚上9点,踏上临时加开的列车,无座。然而,幸好这趟南下的车尚未满员,且郑州是始发站,于是很幸运的在某个角落找到位置,而且一坐就到天亮抵达武昌。这个终于沉静下来的凌晨,旁边是一个来自广西会讲粤语的阿姨,对面是一个来自山西的兵哥哥。这两个省份,我都没去过,前者是离得太近未列入日程,后者则本在此次计划中不过因故夭折罢了。
途中聊开,兵哥哥来自大同,想也是走过很多地方的人。他说,“山西和河南很不同,我们那里是活的建筑多,王家大院、乔家大院之类都是晋商的家,感觉很有生活气息。河南很有历史吧?但我觉得都是死的,古迹景点都是坟墓啊遗址的居多,值钱的东西都是地下挖出来的。嘿嘿,我还是喜欢活的东西。”
他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我很仔细的听,很认真的想,然后微笑。是的,山西,是中国地上的博物馆;河南,大概是属于地下的博物馆。此行经过的城市,郑州、开封、安阳、登封,甚至没去成的洛阳、商丘等,我都是从史书报刊或者电视电视中最先接触的,很多时候,真的是在博物馆或者面对那些从地下挖掘的物品器皿中怀想当年,猜想着多少年前它们有过怎样的风云变幻。
遗憾么?自是必然的。但是,城市有自己的不幸,它经历了太多的兵乱水祸,那些活生生的建筑或残缺或消失或沉睡在地底。然而,它们在那里,恒久的在,有着自己专属的标签与气质;甚至,在骨血里长久的影响着在那里生活的人。无论变换了几代人事,城市会自己说话,它们置身于内忘身于外,每块石头每条路每棵树都在诉说当年的故事。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后人不要误读了它们,建设但请尽量别破坏。
毕竟,巴比塔,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始终,从不分地域,不分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