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香港新界和大屿山不少地方曾经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遗址。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香港隶属南海郡番禺县,由此开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香港大步一带海面盛产珍珠,采珠事业最为昌盛。宋元时期,内地人口大量南迁香港,促使香港的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因此,今日香港让保留有很多历史久远的遗存,如李郑屋汉墓、屏山文物径、吉庆围等,都透着浓浓的儒家文化血脉。
屏山文物径
特殊的近代历史,给香港留下了独特的文化遗迹,如作为殖民时期早期最常见建筑典范的“美利楼”,前身是英军的军营、政府部门办公室,今日则成为海事博物馆,并兼有异国情调的餐厅。作为殖民统治的显著标志之一“香港总督府”,时至今日,更名为“香港礼宾府”,不仅作为香港特首的宫邸,更成为举办重要官方活动的场所,并定期开放供民众参观。
97年以后的香港,更加的自由和开放,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要了解香港的今天,就必须置身于金紫荆广场,仰望雄伟的香港回归纪念碑。广场每日清晨8时左右的升国旗仪式,往往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如果要全面了解香港的历史,那么香港历史博物馆则是不容错过的选择,在这里你可以慢慢了解,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大都市的“香港故事”。
香港之最
1、香港最古老的缆车——山顶缆车(1888年);
2、世界最古老的有轨电车——香港岛电车(1904年);
3、世界最长有盖行人电梯——中环至半山行人自动扶梯(800米);
4、世界最大户外青铜佛像——天坛大佛(高23米,重202吨);
5、世界上最长的行车和通铁路的吊桥——青马大桥(2200米);
6、九龙深水埗地区,每平方公里有16.5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7、世界最高的霓虹灯——星晨表广告牌,安装在伊丽莎白大厦顶端长100米,高9.5米,共用了2200米玻璃管;
8、道路交通密集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各种机动车辆如首尾相接,能排满全港1287公里汽车路;
9、地铁运载力世界第一,平均每公里载客达36200人;
10、世界最快的住宅建筑速度,公营住宅小区平均每7分30秒建成一户;
11、世界上最长和最大的三桥塔式钢缆拉索桥——汀九桥(1,177米);
12、亚洲货柜码头有限公司位于葵涌的货柜装卸站,自1996年起获《健力士世界纪录》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单幢式多层工业大厦,楼高15层,共109.5米,楼宇总面积达865,937平方米;
13、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光纤电讯网络,所有商业楼宇及98%的住宅均可接驳宽频网络服务。自1993年起,香港的数码电讯线路覆盖率一直维持在100%的水平,是全球首个拥有全数码电讯网络覆盖的城市;
14、设于香港国际机场的香港空运货站有限公司超级一号货站,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机场货运站,每年可处理多达210万公吨货物;
15、占地55万平方米、全长1.3公里的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楼,已于1998年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纪录》,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场客运大楼;
16、港岛相格里拉酒店内一副名为《大好河山》的巨型中国山水壁画——16层楼高,长51米,阔14米,为最大的酒店壁画。
青马大桥夜景
流行音乐
香港早年最普及的大众娱乐就是粤语歌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粤曲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香港的流行文化与广州是不分彼此的。而在五十年代以后,香港吸纳了上海的普及文化,并受到了欧美国家多年的影响,由七十年代的“歌神”许冠杰发起中文歌曲流行潮流,他把广东话的歌词填入西方流行乐曲(尤其是猫王、皮礼士利),带动了以后的“粤语流行曲”,尤以八十年代的徐小凤、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为代表,他们甚至唱到几乎只要有华人的地区就有其歌迷的地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为代表的“四大天王”以及王菲、陈奕迅等知名歌手对中国内地流行文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武侠小说
金庸原名查良镛,是新派武侠小说领域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也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以及报人,并与蔡澜、黄沾、倪匡统称为“香港四大才子”。金庸先生1948年移居香港,后创办《明报》,他的武侠作品共有14部,被称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些小说被广泛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多种形式,被广大金庸迷所喜爱。现如今,他的多篇小说已被选入教学课本。
香港漫画
香港漫画吸取了日本漫画和欧美漫画的双重影响,并在制作上沿用了欧美漫画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具有明显的流水线特点。其分工细致,并由主编主笔和统筹,配合以团队的合作,画风以欧式为主,兼及水墨,在内容上及人物设定上受到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武侠观念影响,情节曲折细腻,题材广泛,大多数作品商业色彩浓厚,最出名的代表作有黄玉郎的《龙虎门》、马荣成的《风云》和《中华英雄》、王泽的《老夫子》以及谢立文和麦家碧的《麦兜》等。
楼上书店文化
“二楼书店”创始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一些香港的知识分子深感香港文化土壤的贫瘠,于是他们找出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法:办书店。他们将书店当作社会启蒙的媒介,销售的自然是一些不能畅销的书,只能将店面开在租金低廉的二楼、三楼,据说还有开在十一楼的书店。
如今,楼上书店已经成了香港的文化符号,象征着人文、小本经营,守护着传统文人的风雅。卖书之外,二楼书店也往往成了一个文化场域,办杂志搞展览搞讲座搞独立出版,由此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在九龙尖沙咀至旺角、在铜锣湾,这样的书店在城市喧嚣中透出别样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