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攻略 旅行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攻略-乐享旅行网 > 上海地区 > 上海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初访先了解上海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初访先了解上海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初访先了解上海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申”、“沪”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历史沿革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设会稽郡,治所在苏州。会稽郡辖缪县、由拳县和海盐县。缪县包括今嘉定、上海两县及青浦、松江两县大部和市区部分地区。今嘉定县境内还有一个以缪命名的缪城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筑了一条由咸阳经湖北、湖南而抵江苏、上海一带的宽阔驰道。据史载,驰道宽50步,每隔3丈植树一株。驰道通过今松江西北,“经青浦古塘桥,西通吴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将南下巡游,曾通过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横山、小昆山、三泖地带,看到当地物产丰富,人众熙攘,人们划船在水上交易。这说明上海那时还没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汉代,缪县政为娄县。今金山县境内的海盐县,汉时为刘濞的封国,此地煮海水以制盐。这种盐称散盐,质量好而量多,都被运往吴都(苏州)集散。和海盐县发展同时,由拳县也在发展之中。由于局部地体下沉现象存在,海盐部分沦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盐县被迫向南迁移。
到了晋代上海地区主要依靠渔、盐之利,经济已相当发达。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盐县地域置青浦县和前京县。唐时将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建华亭县,县治设在今松江县境内,天宝五年(746年),在今青浦东北的吴淞江南岸设置了青龙镇,直属华亭县。青龙镇原是三国时吴孙权建造和停泊战舰的场所。青龙港是吴淞江下游的起点,是唐代对外贸易的新兴港口,航运船只不仅可抵沿海和内河重镇,而且可直达日本、朝鲜。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县以东的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青龙镇虽如此繁华,但当年作为华亭一个海口的上海,仍然是个荒凉的渔村。后来因为吴淞江下游的淤浅,曾经繁华一时的青龙镇,就逐渐丧失了作为长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趋萧条冷落。
宋熙宁年间(L068一L077年),贸易中心转移到华亭东北地区,这里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设立镇治,并派镇将驻守。因地处上海浦西侧,便称“上海镇”。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

近代上海:开埠至1912年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开辟为中国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上海设立了居留地,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与1855年小刀会的广东人刘丽川、1860年6月太平军赖文光、1862年初太平军李秀成共三次占领部分上海发生战役,1854年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地方政府行政与司法管辖权之外的租界。此后,在上海形成了2个租界与中国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上海市的黄浦、静安、虹口、杨浦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原卢湾区和徐汇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而闸北区和原南市区两片中国管理的区域(华界)则被租界分割为互不相连的两块。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少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同时也给上海带来了时至今日的持续繁荣。

北洋政府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清朝的旧势力尚未彻底清除,民国的新势力尚且稚嫩,从中央到地方,军阀当道,政府几近瘫痪,社会呈现出一片无序混乱的状态。然而就在同时,上海的租界却有如国中之国,独享着一份特别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由1912年开始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民国初年,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归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此时,上海从法律上正式脱离江苏管辖,同时并入江苏省的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20世纪初,在上海陆续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到中国命运的政治事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随后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别召开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进行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英运动。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国民革命军第26军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大规模流血事件,开始了国共分裂。在事件的前夜,上海黑社会领袖杜月笙诱捕并杀害了上海总工会负责人汪寿华。此后,中国共产党(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的中央机关仍然隐藏在公共租界中区闹市的云南路达数年之久,直到1933年江西苏区稳固后才迁往那里。1931年6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任最高领导人向忠发在上海被国民政府抓捕,随即叛变并被杀。

国民政府时期
1928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首都南京成立,上海因为地理优势,随即成为全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直至今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于杨树浦引翔港的三友实业社(今长阳路双阳路口)门前被中国工人殴打,而挑起一二八事变,中日两国在上海闸北区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也暂时迁移到洛阳。1937年8月13日,蒋中正调动大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当时全国三分之一军队兵员),但最终实力占优势的日本军队击败了中国军队,武力占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区,抗日组织铁血锄奸团也同时针对汉奸、日军,展开一连串可歌可泣、热血澎湃的抗日战争。在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区及东区(即今虹口、杨浦两区)作为日军防区和日本势力范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及西区则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岛时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宣战,随即日军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占领。后日本将租界“交还”给其扶持的傀儡汪精卫政权。1943年初美英与重庆国民政府改订了新的条约,放弃了在华租界,标志着具有一个世纪历史的租界在法理上不复存在了。1945年上海光复,此后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国民政府接管统治。

解放后的上海
1946年,国民政府统领的中华民国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1949年5月28日,解放军击败国军后控制上海全境,此间,许多与国民政府及海外机构有关的人员、财产和机构追随国民党撤离上海。

上海饮食

淞沪风味,以上海为代表,上海菜,习惯叫“本邦菜”,是从家常便饭便菜发展而来,比较朴素实惠,以红烧、生煸见长,口味较重,善浓油赤酱,颇有家常风味。其中更以烹调鲜活著称,特别是鱼虾,非鲜不取,非活不用,有浓油赤酱、色泽鲜亮、注重原味的特色。本帮菜从原料火候到菜色菜品,从用餐环境到就餐器具都十分考究。比如大闸蟹,本不是上海的物产,却在上海吃出了名。响油鳝糊、桂花酒酿、蟹柳芦笋、南翔小笼、小杨生煎,既有清淡素雅的,又有浓油赤酱的,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老字号”餐馆,它们都有自己的绝活。

特色美食街

上海城隍庙一条街
与豫园毗邻,又称老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东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旧校场路。经营各种上海风味小吃: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桂花厅的鸽蛋圆子、松云楼的八宝饭、南翔小笼、宁波汤团和酒酿圆子等,可称得上是小吃王国。

云南南路美食街
地处市中心,北起延安东路,南至金陵东路,是上海人下馆子去的最多的地方。曾有人戏言:“步入云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无数”。这里有长安饺子楼、金陵酒家、三和楼菜馆、老正兴菜馆等,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北京烤鸭、小金陵盐水鸭、“鲜得来”排骨年糕、“小绍兴”的白斩鸡、“南翔”的小笼包、天津狗不理包子、新梅居的热气羊肉、“老四川”火锅、“新疆烤羊肉”等。

黄河路美食街
从南京路拐进,你就已经进入了一条生猛实惠的餐饮超市。这里体现的是上海弄堂美食的一大特色,这里大多为上海菜、海鲜楼,偶尔也可见到水煮鱼、串烧之类的字眼。

乍浦路美食街
位于苏州河北,紧邻市级商业街四川北路。这里以新潮的餐馆酒楼为主,以粤式菜肴和生猛海鲜为特色,是沪上中产阶层宴请、聚会的首选。

七宝老街
位于新街青年路旁,这里的美食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卤味、各色方糕、臭豆腐、汤圆、白切羊肉、七宝糟肉、拆蹄等。

吴江路美食街
位于上海电视台(南京西路)旁边的一条小路上,内有、烤鱼、铁板烧、“小扬生煎”、重庆烧鸡公、牛肉饼、特色的章鱼小丸子、碳烤鸡翅、凉皮、臭豆腐、肉夹膜等。

仙霞路美食街
作为一条老牌而口碑悠久的美食街,仙霞路的魅力依然为众多食客津津乐道。台菜、日本料理、韩国料理、东南亚风味,仙霞路上不单种类齐全,有些品牌连锁菜馆最初就是在仙霞路创的业。仙霞路上还有着年轻人和恋人们喜欢的情调,茶坊、酒吧,玩具吧,那里有情调,价格也可以接受。

上海特色菜肴

八宝辣酱
八宝辣酱,著名的上海特色菜之一。以八种禽、肉、菜果为主要原料,通过拌、炒烹饪而成。味道香中带辣,故名"八宝辣酱"。由于菜的原料多样,因此颜色丰富,润泽光亮,鲜香微辣,咸甜适中。

明鳗鲡
鳗鲡,又名青鳝、凤鳝、河鳝,是淡水中名贵鱼类之一。因它富含维生素A,加上肉味鲜美可口,被人誉为"水中人参"。由于鳗鲡营养价值高,味道又十分好,所以成为筵席上的上等佳肴。

高桥松饼
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

蟹壳黄
用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黄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深受茶客喜爱。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单卖这两个品种的专业店,如黄家沙、大壶春、吴苑等,名噪一时。

枣泥酥饼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

脆皮乳鸽
这种乳鸽出生到长成约28天左右,重量达8两或1斤。在厨师的精心制作下,烤成焦黄,配以特殊佐料,肉质鲜嫩,口感外焦里嫩,老少皆宜。脆皮乳鸽又称一元鸽。顾客在饭店里消费额到规定金额后,只要1元钱就能买到这盘正宗的上海特色菜。是典型的吃大菜,花小钱。

擂沙圆
糯米汤团煮熟后滚上一层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里三牌楼附近的雷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她想方设法弥补汤团存放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开始,她把汤团表面滚了一层糯米干粉,后又试制了各类干粉,结果采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欢迎。

猪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掺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为旧岁暮新春的时令米食。糕身松软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样。

油汆排骨年糕
猪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汆、烧煮而成。该小吃在上海有二种制法,分别以曙光饭店(原名小常州,号称排骨大王)和鲜得来点心店为代表,这两家都以经营排骨年糕而著名,但制作方法不同,口味迥异,各有特色,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糟田螺
选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调制过的陈糟为主要调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鲜嫩劲韧,糟卤香味横溢,卤汁醇浓,肉卤同吃,更加鲜美。

城隍庙梨膏糖
相传已有1300多年历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庙开设了果膏糖店,由于业主善于经营,使城隍庙梨膏糖扬名中外。此糖分疗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两类。疗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开胃之效用。花色梨膏糖则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现由豫园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专卖。

上海方言

上海话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方言,它在这一个半世纪中,从一种在吴语中比较保守滞后的县城及其周围的小方言,发展成为变化速度最快的中国第一大城市方言,也成为全国第二大方言区吴语的代表方言。可以说了解上海方言,可以深度了解上海,了解上海人民,了解上海文化,了解上海生活。
上海方言中的故事
翘辫子:古时人死了要将辫子扎起竖在头上,所以“翘辫子”便是形容死了人。某某人“翘了辫子”,就是某某死掉了。过去上海马路上行驶的电车,经常发生电车辫子脱落,辫子脱落,电车戛然而止,于是车上的乘客就埋怨:“要死了,翘辫子了。”电车上面的“小辫子”翘起来了,就是电车死脱了。

田子坊

洋炮鬼(读音:洋炮几):过去上海人把武器统称为洋枪洋炮,被子弹打死的人便是“吃了洋炮”而“洋炮鬼”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被枪毙的人。
上海方言中的丰富想象
掼浪头:浪头就是浪花,浪花来势汹汹,几下子后浪花消失。其意:你不要虚张声势唬人。
捣浆煳:做浆糊时,用根棍子不断的搅拌,搅上海话就是捣,亦可加水,亦可加面,越捣越稠。其意:蒙混过关,浑水摸鱼、敷衍了事。
烂糊三鲜汤:原本三鲜汤应该是汤清料明,做不好把料煮烂了,烂成一锅粥,煮成了疙瘩汤。其意:做事不负责任,搞得乱七八糟。
上海方言来自英语词汇
门槛精:门槛= MONKEY,英语“猴子”加上“精”,猴子精。引申为聪明精明,典型的洋泾浜英语。
混枪势:枪势 = CHANCE,英语“机会”加上“混”,混枪势。引申为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等等。
翻势嗲:翻势 = FACE,英语“脸相”加上“嗲”,翻势嗲。引申为长的好看,动作漂亮等。
上海方言充满诗歌味道
a 平仄仄系列
鲜夹夹:其意:很得意,人来疯,好眩耀。
戆噱噱:其意:傻乎乎,不懂事,很呆板。
花嚓嚓:其意:有花心,好色。
抖划划:其意:不情愿,害怕。
b 仄仄平系列
汤汤滴:非常彻底、非常狼狈,例句:被雨淋得汤汤滴。
乓乓响:赞美语气。
辣辣叫:非常严重。例句:辣辣叫一记耳光。
毛毛雨:小意思,无关紧要。
上海方言中的数字运用
一天世界:形容混乱一团糟。
勿二勿三:不正经或者不伦不类。
老三老四:傲慢。
投五投六:类似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瞎七搭八、搞七念三:有胡说八道的意思。
板板六十四:死板、不通情达理。
十三点:白痴。

上海弄堂

老北京的特色,胡同是其中之一。而老上海的特色,不得不提的,就是上海弄堂了。它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特色,在人眼前搭建出千万普通上海人曾生活的空间,是上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上海人向来注重门面功夫,现代话叫“包装”。老上海的弄堂,哪怕那种最简陋的一楼一底的单开间石库门弄堂,弄口也必会矗起一个巍峨的牌坊式的门面,通常是用青灰或赭红的砖石砌成一个拱形的、很有点欧式味道的入口,就是上海人俗称的弄堂口。

上海弄堂的“里”、“坊”、“邨”乃至“别墅”、“公寓”,内里乾坤,可圈可点。
但凡称为XX里的,大多属最市井最大路的弄堂。它们具备最原始、最标准的石库门房子格局,一般都无下水道、卫生设备,为上海开埠早期的民居,故而设施均不完善。连流行曲里都唱道“粪车是我们的报晓鸡”,就是因为天天早上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要刷马桶。所谓七十二家房客,多集中在这XX里内。当然也有例外,如今延安中路上的“明德里”,是一间一厢房的二上二下仍具备石库门外形及结构,而内里已经改良的高尚弄堂。一般讲,在上世纪20年代中前竣工的弄堂,大多仍习惯以XX里为名。出名的如静安寺路上的“西摩里”,延庆路上的“大福里”,包括刚才提到的“明德里”。
20世纪30年代后造的弄堂大多兴叫XX坊、XX邨,如“四明邨”、“淮海坊”、“二元坊”等。但凡称为坊、邨的,不少外形已从传统石库门转型到西式元素更多的,上海人俗称“新式弄堂房子”的样式;它们在格局上仍保留正房和厢房的结构,但在装潢间隔上,有意划为餐厅、会客室、书房之功效,二楼客堂楼为主人房,另为儿童房或其他卧室,亭子间因其实用经济仍被保留下来。在建材上,开始铺设打蜡地板、新式钢窗,并有卫生间和煤气管道,正所谓“钢窗蜡地、煤卫齐全”,一度为上海上好住宅的代名词。在这些XX邨、XX坊内,应该讲七十二家房客现象不大有,不过,独门独户一家独住的,随着后来时局的动荡变迁,现在已属十分罕见了!
很多称为XX新邨的,基本已具备花园联体小洋房的雏型,著名的如“裕华新邨”、“锦华新邨”、“中华新邨”、“巴黎新邨”,钢窗蜡地、煤卫齐全,前门口有一方用墙篱笆圈出的院子,也算一只小花园。至于一些叫XX别墅的,只是地产商惯用的一种文字游戏,如“静安别墅”、“金城别墅”、“武宁别墅”。

上海特色弄堂

蓝妮弄堂
复兴路上,有一条弄堂,灰扑扑的,乍看并不起眼。弄堂也不是前通后通,或者家长里短的那种,只由几幢大楼组成而已。这些楼,初看看体量都差不多,风格也很像,可实际上每幢房子又各有变化。这便是著名的“蓝妮弄堂”,从前称作“玫瑰别墅”的。蓝妮一生非常传奇,她是苗族人,最先在上海滩上以“苗王公主”而出名。她父亲生意不顺,搞到家道中落,也带累她的婚姻不幸。但是,蓝妮离异后却嫁到孙科,成了孙中山先生的儿媳妇。身为风云人物,蓝妮一生经历过不少风浪,她的女儿孙穗芬曾经遭人绑架,她的玫瑰别墅在出租过程中,也和租客有过许多难缠的金钱上的纠纷,但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人物在历史中的沉浮,与这房子是毫无干系的。“蓝妮弄堂”堪称是最阒寂的弄堂,走在里面,听得见心跳一样的,仿佛使人无所思无所欲,但如果把这些静静的房子和曾经的风云相联系,又顿时会觉得触目惊心。

愚园路上的“马勒”
愚园路在今天的上海,真是非常安静,但它却号称是上海的“花园弄堂博览馆”。马路两边的弄堂里,隐藏着无数的“城堡”一样的豪宅。比如涌泉坊,它是后期的新式里弄房,有着气派的骑楼。门口是罗马式的立柱,很华丽,也耐看得很。从涌泉坊高大的弄口进去,不深的一条弄堂,弄道宽敞,两旁的建筑都是西班牙式的。最奇异的是弄堂底,居然有一幢重门深锁的“马勒式”风格的楼。几乎一模一样的迷彩墙砖,真正如同马勒般的迷离童话色彩。说起罗马柱,愚园路一路上到处都是。除了柱身,罗马柱最多变化的就是柱头,而这一路上,居然找不出相同的两根柱子,风景绝对是变化万千的。愚园路的弄堂,有许多都很值得探底。比如,四明体育村里,能瞧见一幢雪白的别墅,像是小白宫一样的辉煌,可是又不声不响的安静。在体育村,眼中看着这不知名的宅子,可脚底下,踩着的却是小孩玩的“跳房子”格子,历史与现实顿时奇异地交错起来了。

新华路上的“外国弄堂”
“外国弄堂”是民间的俗称,弄堂口挂着的牌子分明是“新华别墅”。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就已成为外国人眼中的“Metropolis”(国际大都会),这条弄堂里已经住了许多各种国家的外侨,所以特名“外国弄堂”。想当年,各地富商纷纷在此置业,落下各自各精彩的小楼优哉游哉,未料到竟成了如今上海花色最多的老别墅群。明明是上海的地界,却被这些争奇斗妍的小洋楼迷惑了,疑似身处异国他乡的弄堂里。从弄堂口往里张望,看上去浅浅的,但绝对望不清两旁风貌各异的别墅小洋楼。它们统统“猫”在遮天蔽日的水杉后面。慢慢踱进去,透过枝叶间只允许阳光泄下来的缝隙,才见得到那些环宇搜奇般的各色小楼。

梅泉别墅弄堂
梅泉别墅,就在“外国弄堂”的旁边,里面的房子都是砖木结构。以前,这条弄堂里,藏着一个小水池,2米见方,旁边种满了梅花,所以才得名“梅”与“泉”。这条梅泉弄堂,其实是条死弄堂。它的终结点,在一幢房子院子里。而这里面的曲折径深却也颇有情趣;这里面所藏的好看房子,也绝不输任何其它弄堂。它给人的感觉,最适宜在秋天走,特别是已有些凉意的晴朗秋天,你可以看到西射太阳照在梅泉别墅弄堂里那些有拉毛的房屋外墙上。

上海大亨弄堂
它在上海图书馆附近的高安路上。这是一条相当幽静的马路,走进去初看,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甚至有些平庸。然而到里面,往左拐,却发现有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才发现,今天这条弄堂深处里隐藏的那一栋大房子成了徐汇区少年宫。很多父母等在这幢大房子的外面,孩子们在里面学习各种兴趣班。形成了一道傍晚的安谧风景。那一栋弄堂深处悄悄隐藏的大房子,是1931年上海滩著名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荣德生的房子。这栋房子,也许不应该用“豪宅”来夸张,因为它的面积虽大,但整体风格简洁,中央入口是两根陶立克式的大柱子,其余造型成中规中矩的两边对称,毫不张扬,造型偏向实用而不是炫耀的讲究。

最狭塞的弄堂:万宜坊
在重庆路高架之下依然健在的万宜坊,最知名的是它里面有邹韬奋故居,以及一些中国现代历史里的著名文化人,如画家张充仁。弄堂口,那小房里的裁缝师傅,或是卖杂食的点心小作坊,完完全全是一派细致生活的味道,而不是云起风涌的大历史,或是高不可攀的富贵豪达的深藏之所。喜欢体味上海本土生活的人,应该选择这样的弄堂看瞃。它的房子,像是非常干净、整齐的“联体小别墅”,而也不是一径到底的。它最最典型的反映了上海弄堂的一大特色:越是觉得绝对不可能穿过去、或者有路的地方,却偏偏要闹个“柳暗花明”的情节出来。往万宜坊里面一直走到底,你觉得无法从这里穿到隔壁去,却发觉右手边的矮房旁边有一个极狭的小径,你最多只能侧身进去,进去又如何?似乎不可能前方有什么更了不得的地方了。然而进入之后出来,你眼睛会大为一惊,又是一派非常宽敞整洁的万宜坊弄堂了。这般鬼妙,可能也是上海弄堂所有过道里最最狭塞、最最奇妙的了。

新天地弄堂
它由无数条支弄组成,全盘错综复杂,似乎集结了上海弄堂之大乘。而明白这中间结构的,怕是只有建造者和规划者他们自己了。说实话,很多人在里面,搞不好一定会迷路,更何况初来乍到的观光客。它到处都有出口。它也到处都有入口。每一幢石库门房子,每一条过道,每一个长短支弄,集结成一个城市游戏的大迷宫。而这也正是它最大好玩的所在。永远可以保持新鲜感,永远引发人好奇心。这条弄堂的特别在于它的“公众性”与“对外开放性”,上海没有哪条弄堂是像它这样子的。外国人,每每到这里心里想要看看的是上海的“海派”;而中国人到这里心中却冲着它的“洋派”来的。好像完全不同的目的,倒也能融合在一起。新天地颠覆了以往所有传统对上海弄堂的概念,然而归根到底,新天地又是很“上海弄堂”的。它的建筑和它之间的沟通狭路,只不过它把弄堂里的居民,改成了营业点。原本的邻居,由居民变成了现在的店铺。新天地已成为所有外来人进入这个城市旅游观光的大入口。

古镇记忆

上海郊区有不少著名古镇,它们是数千年前上海先民渔耕生患之地,是上海发祥之源,人文之根。在历经千百年岁月积淀风雨沧桑后,今天以崭新的面貌在上海的版图上熠熠闪耀,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诱人的远景蓝图成为撒落在上海周边郊区的一颗颗璀璨明珠。
逛一逛上海的古镇,你会发现,上海在它坚硬的城市外表下,其实包裹着江南最柔软恬静的小桥流水人家。随意地游走在都市的边缘,走进上海水岸上的人家,划一支浆、哼一首曲、推开一扇轻掩的门,在临水的窗边、喝一壶浓茶。其实上海也可以这么亲切、这么可爱。

枫泾古镇:别号芙蓉的旖旎小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沪上八景之一,古镇枫泾,地处上海西南。历史上,她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她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丁聪漫画陈列馆展厅内容丰富、详实,漫画作品齐全、生动,讽刺幽默意味深远,是最受游客欢迎的一个景点。
古长廊漫步于长长的避雨廊棚,凝望着波光粼粼的天目山来水,历史的恬静和生活的美好尽在眼前。

朱家角:上海“威尼斯”
在江南水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周庄,北周庄,不及朱家一只角。”所以去过周庄、同里的人,建议你还要到素有“上海威尼斯”之称的朱家角看一看。
拥有“上海威尼斯”的美誉,小桥流水自是风韵柔媚,但这一切不是朱家角的全部,新油刷过的门窗背后,还是古老的宅子和在这里生活了千百年的人们。他们的日子仍然散发着淡淡的江南古韵。br />【特三十六桥粉墙黛瓦、曲巷幽弄、河港纵横,36座古风犹存的石桥将朱家角沿河而伸的9条长街点缀得蜿蜒清丽。
一湖即天然淡水淀山湖,有11个杭州西湖面积大,乘艇游湖,茫茫水天一色,湖区芦苇轻摇,惊起野鸭水鸟,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

七宝老街:袖珍的江南饕餮之地
到上海,十年看浦东,百年看外滩,千年看七宝,所以老古董七宝镇,七宝老街千万不要错过。现在的七宝,出名的当属本地的特产,七宝方糕、七宝大曲、老街汤圆、白切羊、叫化鸡、田螺嵌肉……小巷中一路飘香,刺激着各种感官,而多数慕名而来的游人,也只为饕餮。到了七宝镇,你会发现来来往往的人都几乎做着相同的动作,就是手中捧着各式小食,在嘴里欢快地翻滚,嚼出一团热气!
七宝酒坊“七宝大曲”向为众人所周知。酒坊集传统大曲酿造过程,让人一目了然。
蟋蟀草堂集蟋蟀标本,器具、捉、养、斗过程,并参与实战,乐趣无穷。

南翔古镇:上海南花园
南翔是江南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拥有1500年的历史,历史上就有“金罗店、银南翔”之说,除了耳熟能详的江南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古猗园,这里还有诸如建于清顺治年间的天恩桥、千年古刹云翔寺、五代砖塔等历史遗迹,体现着深厚的古韵文化。

嘉定古镇:古典与现代之间
嘉定素有江南名城之美誉,景色秀丽,名闻遐迩,令人流连忘返。城中的法华塔创建于宋代,拾级而上可眺望全城景色;南城的孔庙,殿堂门庑,高壮华丽;与孔庙一水之隔的汇龙潭公园为城内又一观光的好去处,潭畔有重楼飞檐魁星阁,山巅树木葱郁之间,四宜亭同孔庙牌坊遥相呼应;东城的秋霞圃,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嘉定城区水秀地灵,人文荟萃,民风淳朴,其周围的小桥流水、居民街巷亦不失古镇风韵。
嘉定三屠
嘉定,顾名思义,始于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2年)设县。明朝末年,清兵南下,受到嘉定军民的顽强抵抗,浴血奋战后终于失守。恼怒的清军对嘉定城进行了三天的血腥屠杀,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嘉定三屠”。

张爱玲与上海

众所周知,张爱玲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她的少年、青年时代,她的文学生涯起步,她的电影创作的发端,她的初恋……几乎她的文学史地位、声名和深远影响都与上海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讲,上海成就了张爱玲,张爱玲也成就了上海。

张爱玲与上海的二十五年
张爱玲在上海生活了二十五年,这二十五年中,她留下了太多太多属于她自己的故事,太多太多的叹息和沧桑。

张爱玲故居

上海是张爱玲出生的地方
一九二零年九月三十日,中国第一大都市,被西方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东方巴黎”的上海,深秋时节,在上海市麦根路(今泰兴路)的一栋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传出了一阵秀气的婴儿啼哭声。她,就是这个官赫显贵的门第里的高贵家庭中的长孙女——张爱玲。后来,她那显赫的家世,在历史上曾留过声名的列祖列宗,在张爱玲走红的时候,曾引起过一些人的议论。然而,过去辉煌的家族并不能提高它的后裔们的价值,相反,后人自身的光彩重又照亮他们的家族。张爱玲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耦,父亲张廷威是清朝遗少,母亲黄逸梵是清末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黄宗炎的女儿,出身名门,婚后曾几次去欧洲留学。张爱玲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上海是张爱玲成长的地方
孩提时的张爱玲就与其它同岁的孩子不同。她比较安静,很少啼哭,乌黑的眼睛长久盯住一物不放,凝视很久,才眨动睫毛,好像已经想到了什么。也许那时的她就已经懂得去理解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心境吧。张爱玲三岁就会背诵唐诗了,尽管女仆教给她的并不多,但那也是张爱玲最初受到的启蒙教育。五岁时,张爱玲和弟弟开始了私塾蒙学。
七岁时,张爱玲写了第一篇小说,是一个家庭伦理悲剧,故事情节很简单,她还有许多字不会写,遇到笔画复杂的字,要常常跑去问厨子怎么写。这篇小说还没写完就没有兴趣了,又构思第二篇小说。这是一篇历史小说,开头一句就大大气气:“话说隋末唐初的时候……”,在她幼小的头脑里,上海的这个时代仿佛是一个轰轰烈烈橙红色的时代。这开头的一句,惹得一个亲戚的称赞:“喝!写起《隋唐演义》来了。”她非常得意,但起了个头就不往下写了,觉得有这样一个壮观的开头就够人回味了。她又写了一个女郎因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妈妈看过后批评说:“如果女郎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沉水。”可是,张爱玲觉得西湖是一个很富有诗意的背景,坚持自己的写法,不肯把“西湖”换成“上海”。
十岁时,张爱玲进入上海黄氏小学学习。因为语文程度很不错,又在家中稍稍学习了英文,因此,进校就从四年级读起。原来的名字一直叫张煐。在填写入学证时,母亲一时踌躇着不知填什么名字,她觉得张煐这个名字叫起来嗡嗡的毫不响亮,受了西洋教育的母亲,希望女儿从名字到做人,都能显出教养来。可匆忙中她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便自言自语地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吧。爱玲,张爱玲吧”。以后,母亲一直没有想起更好的名字,但随意而起的张爱玲的名字,却在以后的岁月中,发散出奇特的魅力,当然,也许是因了叫这个名字的少女本身充满了魅力。

上海是张爱玲初恋的地方
二十二岁的张爱玲与大她十五岁的胡兰成在上海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那也正是张爱玲的初恋。胡兰成当时是伪政府宣传部政务副部长,擅长写亲日政论文章。第一次见面,是在胡兰成上海公共租界的家,在西路美丽园。两人都沉浸在各自的吃惊里,张爱玲没有想到一个政客,一个语辞尖利的论坛高手,竟是一副温文尔雅的书生模样,其诺诺应酬的礼节之中又有一种作家、知识阶层里所没有的自信。胡兰成也没有想到,文笔如此清奇远奥,才华如此超凡脱俗的女作家,竟会如此高大笃实,可举手投足间又分明透着像中学生一样的稚气和茫然,完全看不出她文字书卷里透出的跋扈之气。很快,两人便开始了他们不同寻常的交流。胡兰成为张爱玲的才华、气质所倾倒,而张爱玲亦能够以独特的角度和心境对待胡兰成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欣赏他政治以外的人性与文心的聪明与天分。两人之间的恋爱也不像一般男欢女爱中的恋人,出去游玩哪、散步呀,靠自然的美景烘托。两人的一切往来全靠交谈。终于,一九四四年,在胡兰成第三次离婚后,二十三岁的张爱玲与三十八岁的胡兰成正式缔结婚约,没有举行仪式,只是秘密签订婚约。初恋的张爱玲就这样不顾世人诧异的目光嫁给了胡兰成。这真是一场令人遐想多多的婚姻。

上海是张爱玲成名的地方
从七岁时第一次写的家庭伦理小说,到后来一直不停地有作品出世,张爱玲一直为世人所瞩目,只是她的出品速度就已让人啧啧称奇了。她一边不停地在《万象》、《天地》上发表着小说和散文,一边又像天女散花似的把自己的一篇篇作品抛出去,五光十色花团锦簇抛向各种有影响的杂志上,抛向无数的读者。她一系列的“传奇”作品更使她染上了传奇的色彩。一九四三年七月,她在《杂志》第11卷第4期上发表了《茉莉香片》、《杂志》月刊社便盛情相邀,一意的拉拢她的稿子,她仍然很高兴地纷纷寄去她的作品。她的更多作品,如《到底是上海人》、《倾城之恋》、《洋人看京戏及其他》、《金锁记》、《花调》、《等》、《红玫瑰与白玫瑰》等,都发在这个刊物上。虽然她也知道《杂志》月刊是汪伪汉奸文人操纵的刊物,但她不管这些,她只对写东西有兴趣。她的小说也没有一篇涉及政治,她不理那一套烦琐、复杂难懂的政治问题,避开政治,述说着一个个家庭与人的悲剧。而《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成就最高的一部。傅雷虽然严厉地批评过张爱玲的小说,但对《金锁记》却是高度的毫无保留的赞美。美国的夏志清的评价就更高得惊人,他说:“据我看来,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在夏志清著名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给张爱玲的篇幅最多,对张爱玲的论述中给《金锁记》篇幅的又最多。《金锁记》可以说史近乎经典性的名作了。
张爱玲在文艺上是多才多艺的,除小说以外,她还能写更漂亮的散文,独特的“流言”体的散文。她的小说是一道道绮丽的回廊,但总是“一级一级走向没有光的所在”,永远不了的茫然结局。而她的散文却是“写在水上的文字”,流动自然。平淡之中见绚烂,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小说是周围世界的幻化扭曲,散文却是灵气的流露与挥洒。像《<卷首玉题>及其他》、《小女人》以及散文集《流言》中收录的散文29篇等均是上上之作。有人说,读她的散文比小说更有味,随笔比散文更有味。也有人说,她的小说是一种新尝试,可她的散文的文体在中国文学的演进史上是占有一定地位的。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张爱玲是上海文坛最耀眼的人物,她也达到了文学创作的巅峰。

张爱玲与上海的文化氛围
上海的时代与环境铸造了张爱玲的文章风格,张爱玲与上海密不可分的互相借重关系成为张爱玲写作的主要风格依据。张爱玲的作品极为“城市化——均以上海为出发点和依据”。她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现代主义”的始作俑者。张爱玲处理现代性的方法的特点,也就在于这个整体的概念。张爱玲这个“整体”的理念,跟那些如“人”、“自我”或“中国”等整体的理念不一样。在她的小说中,这种不依规范,把现代性同时视作整体和细节的处理方法,可以从她建构人物角色这个叙事体中最传统的一个环节上找到。不仅是细节处理,张爱玲还通过其他技巧向我们诉说并铭刻了都市上海的“普通人的传奇”。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上海的文学传统和线路,我们可以分为下列三类不同的取向:承继陈独秀《新青年》与鲁迅《呐喊》的左翼传统,他们认为文学应该是为了救国救民;发达于上海的鸳鸯蝴蝶派;强调都市的现代派,以张爱玲、施蛰伏、穆时英为代表。张爱玲专心于自己风格的创造,她的作品没有任何政治倾向和政治色彩。上海当时的杂志在重构上海现代性时主要倚重了与都市有直接关联的现代派。作为作家,张爱玲是个天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在当时处于水深火热的上海,张爱玲用“纯熟而微妙”的笔法,写着一些家常琐事和小女子们的悲欢离合。她是一位空前绝后的文学巨匠,她为读她和她作品的人们,留下了一连串的不解与赞叹。
如今,张爱玲走了,尽管她曾经是那样的真实,不论对待文字还是她自己的情感。快乐的文字却无法拯救伤心的情感,张爱玲还是走了,离开了上海,不带任何牵挂地走了。我们享受着她给予的文字质感,同时也品尝了一份难言的酸楚……
上海依旧,而爱玲不再,我们将永远记住张爱玲,伟大的充满灵感的神奇女性。

上海小档案

邮编:200000
区号:021
市花:白玉兰
语言:上海话
区域面积:strong>6340.5平方公里(2010年末)
人口:1412.32万(2010年)

地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行政区划:上海市辖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闵行、宝山、嘉定、浦东新区、金山、松江、青浦、奉贤16个区,崇明1个县
气候: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1℃ 。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最佳旅游时间:上海的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一般是3-5月和9-11月。柳絮桃花、自在飞莺的春季最适合郊外踏青。游人可前往南汇赏桃花、品春桃。红叶漫天的秋季是品尝大闸蟹的最佳时节,所谓“秋风响,蟹脚痒”,此时的大闸蟹蟹黄足、蟹脂厚、蟹肉美,令人垂涎欲滴。

民族:上海是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在其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移民,以其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和汉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上海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共同发展了上海日益发达的经济,共同缔造了上海--这颗镶嵌在祖国版图上的东方明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翻身当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使少数民族充分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许多原先隐瞒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人土消除了顾虑,恢复了本来的民族成分;上海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从各地大量引进各类人才,其中包括了许多少数民族人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来上海经商、求学以及婚嫁来沪的少数民族人数日益增多。


 
石库门

宗教:佛教在上海的传播可追溯到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年),相传龙华寺和静安寺均在这一时期创建。总的来说,上海佛教在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史上不占重要地位。
中国道教创立在东汉末年。相传三国时期,道教开始传入上海地区。三国时,丹鼎派传人、著名道士葛玄曾在上海市的松江地区活动。
伊斯兰教传入上海始于元代。至元十四年建立松江府,沙全任松江府达鲁花赤,元军官兵及家属遂定居松江,其中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从而把该教带入上海。
鸦片战争期间,意大利传教士罗伯济来到上海,在整顿教会的名义下,把一切权力收回到主教和传教修会手中,中国传教士在教会内不再拥有权力。上海天主教逐步形成了殖民地性质的教会。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所指定“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之一。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基督教原先没有成立差会的较小的宗派也派遣传教士来上海,内地会、基督会、宣道会、公谊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以及基督教青年会、基督教女青年会等社会服务团体和慈善救济团体也进入上海。

节日和重大活动

城隍庙元宵庙会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地点:老城隍庙。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老城隍庙大小店铺、住户张挂起制作精巧、式样繁多的彩灯,其中有用玻璃或用明角等材料制成的元宝、聚宝盆、顺风船、荷花、蝙蝠、蝴蝶、金蟾、刘海戏金蟾等彩灯,用凌绢或纸等材料制作的走马灯、兔子、螃蟹、鲤鱼、蚌壳、绣球、风车等彩灯。

上海桃花节
时间:每年3-4月间举办,地点:南汇桃源民俗村。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上海当地人一向有春赏桃花的习俗,南汇是最重要的赏花地之一,近年来举办的南汇桃花节更是成为上海人春游的热门地点。桃花节不仅可以赏花,在南汇桃花村及附近的新场古镇桃源、滨海世外桃源、上海鲜花港、上海野生动物园、滨海高尔夫俱乐部和浦东射击俱乐部等景点都会安排各项节庆活动,让人一次玩个过瘾。

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
时间:每年3-4月间举办。服装文化节包括国际服饰博览会、国际著名时装设计大师作品发布、流行趋势信息发布、服饰设计大赛、国际时装模特大赛、国际服装论坛、服饰广告艺术展等专题活动,汇聚一线的设计师和模特,呈现了精彩缤纷的服饰文化、绚丽多姿的时尚走向,更是国际时尚元素与中国民族文化的交流平台。

上海国际花卉节
时间:每年4月,地点:长风公园。上海国际花卉节日每两年一届。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把整个长风公园装扮成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大花坛,不仅是美的享受,也是增广见闻的科普大会。
上海国际音乐节
  时间:每年5月份。创办于2001年,由原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和“上海之春”合并而成。每年一届,主要活动有中外广播音乐节目展播;金、银、铜编钟奖评选;广播音乐学术交流活动;优秀音乐节目主持人演示、评比;国内外音像资料汇展等。

上海国际电影节
时间:每年6月。创办于199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次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于A类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每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爵奖”的8个奖项,都是由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由四个主要活动组成:“金爵奖”国际影片评选、国际影片展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以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这是尚没有完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度惟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观众无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电影朝圣。

上海艺术博览会
时间:每年11月16-20日,地点:上海世贸商城。上海艺术博览会创办于1997年,有来自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一千多家画廊或艺术经纪机构参展,近8万多件艺术作品参与展示与交易。众多世界著名大师的原作也通过上海艺博会庞大的平台首次亮相。

淀山湖梅花节
时间:每年2-3月,地点:淀山湖。大观园梅园是上海最大的赏梅胜地,占地190亩,植梅4000多株,品种达40多个。园内四周是一组江南仿古建筑,配以奇花异卉,古树秀竹。梅与其他植株,配合江南庭院建筑,别具幽雅情调。有不少百年以上的古梅,集绿萼、朱砂和骨里红等名梅。

  分类导航
上海  
  最新文章 火车查询 特价机票 电子地图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注意和提示参考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购物特产参考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交通参考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住宿参考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美食美味参考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上海的那些老洋房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老上海的街道推介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实用行程设计参考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主要景点参考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你是一个不夜城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初访先了解上海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实用信息参考  
  •  
  • 光阴故事上海旅游攻略之最需体验的几件事  
  •  
  • 旅行上海古城墙游记攻略 
  •  
  • 忙里偷闲赏豫园秀色湖心亭茶楼香飘万里 
  •  
  • 去上海游世博省力省钱全攻略 
  •  
  • 乘地铁明星上海全市旅游攻略 
  •  
  • 上海世博旅游一日7馆走通透 
  •  
  • 世博两天游注意事项总结含中国馆 
  •  
  • 上海世博体验游走世博园归来个人经验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全站搜索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6-2024 旅游攻略 乐享旅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分内容搜集自网络,如您发现本网站某部分内容侵犯您的权益,敬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