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土楼的客家人并不是少数民族。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 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客家南迁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汉族南迁史。主要有五次南迁高潮:第一次 (317—879年),起于西晋永嘉年间,不过这一时期移民到闽西南山区,为数尚少;第二次(880-1126年),起于唐末黄巢事变,这一时期大量中原 家族涌入闽赣边界,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山地,为中原移民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石壁成为客家的祖地;第三次(1127—1644年),起于北宋末期金 人入侵,后又有蒙古族入主中原,闽赣边区的客家人口猛增,其中部分迁入广东和闽南的漳泉等地;第四次(1645-1867年),起于明未清兵南进,客家早 期开发地区人口膨胀,不断向四周迁徙;第五次 (1867-民国初年),太平天国失败后,广东客家向雷州半岛、海南岛迁移,或远徙海外。
中原汉族南迁主要以家族血缘群体为单位,整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迁移地域渐次推移,客家文化正是在这迁移之中和定居之后,逐渐酝酿、形成和发展起来。作为客家文化的结晶,土楼并非横空出世,它的出现首先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强大的家族凝聚力、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从烽火连天的中原南迁定居之后,客家先民拥有了一片宁静的天空。经过几代人的繁衍和拓展,客家人口迅猛增长,也积累了不少财物。只有在这时候,他们才有可能考虑,如何以血缘聚居的模式建造一座巨宅。
客家来自中原。客家土楼的造型艺术和夯土技术,无疑也是来源于中原。在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家寨等原始氏族社会的遗址上,可以发现土楼造型艺术的原始形式,在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遗址上,也有大量的圆形与方形的建筑。随着私有制的形成和家族的壮大,开始形成一种“制 如明堂”的建筑,明堂是中国传统民居“四架三间”造型的源头,而五凤楼的基本构成,正是“四架三间”。夯土技术何时在中国出现,尚难定论,但是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古文化遗址,已经可以看到夯土台实物。商朝的夯土技术相当发达,奴隶主的宫室、陵墓和城墙,台基都是夯土而成的,历代的筑城、筑堤坝和建房,都广泛使用夯土。到了北宋,夯土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当时最权威的建筑工程技术专著《营造法式》和《筑城法式》里,都对夯土技术做了记述。自明朝以来,夯土而成的民居,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土楼只不过是其中把夯土技术推向登峰造极的一种民居。
当然,土楼的造型艺术和夯土技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这也是每一种文化传播必然遇到的正常现象,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的变异是一种适应性变化,并且是通过世袭遗传的基础进行的”。客家人在闽西南山区建造土楼,正是适应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