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旅行品味泉州小吃的别样风情
从厦门出发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便会到达这个古老的城市泉州。
许久以来,泉州一直在心中厮守着一块悠然娴静的领地,当走在雨后刺桐古老的街道,看着那一个又一个古老的遗迹,耳边传来委婉绵延的南音,抑扬顿挫、起承转合,似乎空气中都充满着久远的韵味。然而泉州带给你的除了视觉和听觉的滋养之外,也毫不留情地用极富闽南特色的美食小吃,牢牢锁住你的味觉,让人在无限回味中迷醉……称得上地道的一些小吃大都隐匿于泉州普通的街道胡同中,对于初次来泉州的人东奔西顾难以寻觅,所以如今的泉州专门在闹市建了一条“美食街”,这里汇集了泉州的各种特色小吃,举步之间,便可品尝那些琳琅满目的佳肴
福建背靠武夷面临东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山海资源,历史上大批的中原汉民南下入闽,带来了北方汉族古老的饮食文化。而泉州在唐代以来就是中国四大商港之一,与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到了宋元时期更是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国际城市。港口物资人员的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汇,人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兼容中外饮食烹饪特点,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的闽南菜系。作为闽南风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泉州的风味小吃,既保留了唐宋遗风,又有创新的内容,不仅注重原料、营养,而且品种繁多、造型美观,在口味上一般喜酸甜、清淡、鲜美,不喜辛辣油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蛎煎”和“土笋冻”。
“海蛎煎”又叫“蚝仔煎”,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关于它最有趣的传说是在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因抗金负伤,受到朝廷褒奖特许到海边疗伤,传说也来过福建。后来张蕴出征安南,吃到泉州牡蛎汤后很兴奋,就命人用牡蛎与绿豆粉做成羹慰劳士兵,这是海蛎煎制作的初始阶段。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陈振龙从吕宋岛带回了番薯种。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样,礁石上的牡蛎,也被挖剥来充饥,数量不多的人家,则将其与番薯粉蒸煮煎炒。清朝时闽督李鹤年吃到的海蛎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许的葱花蒜丝,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辣椒等调料拌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泉州大街小巷看到的海蛎煎。
做好的海蛎煎鲜香扑鼻,里面煎过的葱蒜芫荽的香气散发出来,但又不会掩盖牡蛎的海鲜味,鸡蛋将牡蛎肉均匀地包裹,咬一口甘汁都饱含在蚝肉体内,鲜嫩无比,两面油煎,外酥内软,油而不腻,香脆可口。
如果说“海蛎煎”以味道引人,那么“土笋冻”则是以奇特的原料和形态入胜。土笋是一种长在海边沙子里的腔肠动物,学名“星虫”,身长三至五厘米,五脏俱全,全身都可食用。明朝屠本峻所著的《闽中海错疏》记载:“其形如笋而小,生江中,形丑味甘,一名土笋。”清朝同治年间任福建布政司的河南人周亮工的《闽小记》中记载:“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其生在海滨,形似蚯蚓……” 土笋以安平桥附近出产最肥最大,土笋冻则以西垵村制作最有名。 制作前土笋冻之前要先把从沙子里逮出的鲜活土笋放养一天,吐清杂物,然后用石槌不断碾磨,使其滚出全部内脏杂物,再放入清水中,将其体内泥土漂洗干净,呈白亮时捞起。取凉井水,与土笋一起熬煮,身上的胶原蛋白溶化入开水中成粘糊状,盛出分别置入小盏,冷却后成冻,即为“土笋冻”,放置冷藏,食时取出。
“土笋冻”呈扁圆形,色泽灰白相间,玲珑剔透,能够看到里面一条条的白色星虫。食用时配蒜茸、辣酱、花生酱、芥末、酱油、香醋、芫荽等佐料,吃起来鲜嫩清脆,质地柔韧,富有弹性,味道甘冽鲜美。
海蛎煎、土笋冻是泉州闽南小吃的代表,而闽南特色小吃远不止这两样,还有姜母鸭、鱼仔粥、面线糊、扁食、肉燕、肉粽、五香肉卷、桂花蟹、芋鸭、肉夹包、炒米粉……
当品尝过泉州的小吃,再流连于开元寺、天后宫、清净寺,老君岩这些历史悠久的宗教遗迹,信步在古老的洛阳桥,看碧海潮生,一片片的浪花打湿了栏杆,也湿润着我们从风沙中跋涉而来的心情……
(土笋冻)
(海蛎煎)
(姜母鸭)
(清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