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行第一仙峰三清山旅游之旅游提示
交通
从三清到玉山的中巴最早5点半,往往会不准时,乘车地点可能在索道边的停车场,也可能在下面大路上,最好到山下等。末班车淡季下午4点左右就要发车,如人不够就会不走。也可包车,到玉山47公里,中巴开价100元。
天气
三清山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同时又具有高山气候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介于10-12℃之间,七月份平均气温21.8℃,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来三清山前几天要查看景区天气情况,最好不要是雨天,这样山上会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三清山中早晚温差很大,多带一件长袖衫御寒。
购物
在三清山购买当地特产时请谨慎,以防被骗。
住宿
每个星期的周末,三清山山上的客房都相当紧张,特别是周六住宿基本饱和,所以建议出发前一定落实住宿问题。
游玩
景区内山路上的石阶某些地方不太平整,会少了半截,走夜路要当心,出发前记得备好手电筒或雨衣等。
安全
三清山某些景点的开发建设尚处于原始状态,不熟悉路线的人极易迷失方向。
电话
旅游咨询:0793—2401373
公安报警:0793—2180110
医疗服务:0793—2407073
旅游投诉:0793—2407066
物价投诉:0793—12358
景区火警:0793—2401532
索道
春夏季三清山索道运行时间表:
东部索道---早上5:00至17:30
南部索道---早上5:30至17:00
秋冬季三清山索道运行时间表:
东部索道---早上6:00至17:00
南部索道---早上6:00至17:00
三清山旅游关键词
中国第七个世界自然遗产
北京时间2008年7月8日5点18分,从加拿大魁北克传来喜讯,在此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顺利通过中国三清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西三清山正式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标志着备受瞩目的三清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宣读了遗产委员会的决议,大会对三清山的遗产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景区边界合理,有效地保护了景观的自然性和维护景观品质所必需区域。完全符合世界遗产的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一致同意将中国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三清山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但表明三清山遗产价值的独特性、完整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为上饶、为江西乃至中国获得了又一个国际品牌。更为重要的是,列入世界遗产后,三清山将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现代科学方法的指导并接受其严格监督,这为三清山的资源保护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技术支持。
道教文化
起始
三清山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
道教文化浓厚的三清山
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 年,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 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 涸,其水汪洌味甘, 被后人称之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
唐朝
三清山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香火不断,朝山香客络绎不绝。唐(周)圣元年(639)年,朝廷为了加强统治,割衢州须江(今称为江山市)之南乡、常山之西乡和饶州弋阳之东乡,设玉山县,遂将三清山划为玉山县所辖。其后,方士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宫观(此观被称为“三清福地”),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宋
宁真宗笃信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时,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 的道教建筑。方士们为了纪念葛洪开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观,内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书石像;同时建起的还有福庆观、灵济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用天然花岗岩雕干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此塔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元时
朝廷把道教当作控制汉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进一步受到重视。此时三清观内出现了 信奉全真派的方士(出家), 他们专门从事道教活动,多时达几十个人;更多的方士则信奉正一派派(不出。家),他们受道教经典戒规约束,谙熟各种醮祷仪式,在民间从事道教活动:一为从事阴事,超度亡灵, 如做功德、关殓等;一为从事阳事, 如打醮等。据元人鲁起元在《游三清山记》中说 , 此时三清山正在大动土木,扩建三清观。观内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书、金童、玉女、潘元帅神像;山上景物、地点也以道教称谓命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等等。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张天师为全国教主,贵溪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近在咫尺,传教、化缘的方士来往频繁,联系也极为密切,三清山的教务活动几乎直接在张天师控制之下进行的,此时山上朝拜之风极兴盛,散居于赣、浙、皖、闽的方士和信徒,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组织香会“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三清山华”。他们结队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开道,点燃香烛,抬着猪牛羊各种祭品,并鸣三眼铳助威,配以鼓乐,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每日多则上万人,少则几千人。
明朝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至景泰年间,山上已经建起龙虎殿、方士羽化坛、玉零观、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门石坊、飞仙台、流霞桥、石阶“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等建筑,并重建三清观,改建三清宫。明代的宫宇建筑十分独特:前后两进,坐北朝南,以山上花岗岩雕凿干砌而成,石梁石柱,四周配以石墙,内供玉清,上清、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摩崖题刻45 处。
江西第一胜景
2008年5月选出你心中最美的江西景观—“江西旅游名片”评选活动,“三清山”以3502票首次位居江西最美景观排行榜第一。
三清山:江西第一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