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道,体味古镇绍兴的闹与静
咸亨酒店
绍兴古城的街道不是很宽,核心街道也就四个车道。而且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绍兴凡是称为“街”的路都很窄,不过1.5到3米,如仓桥直街、长桥直街、萧山街、西街等。或一街一河,或两街一河,房子沿河布置。
绍兴古城的街和路为一闹一静,这边还是热闹现代的街区,后背就有一条安静的小巷或老街。让人想到纽约的中央公园,繁华的华尔街到原始公园就一街之隔。大凡绍兴名人的故居都在小巷和小路上,如青藤书屋、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等,让人感受洒脱和淡泊的内涵。
前街和后街
绍兴有好多街道都是叫某某前街和某某后街,如鉴湖前街和鉴湖后街,最繁华的解放路也有前街和后街,前街一般不靠河,而后街靠河。
步行街
绍兴步行街一边是河,店铺沿岸布置,古董店繁多,小贩叫卖声此起彼伏,遍布在桥头岸边。
体验地点:书圣故里街区、仓桥直街、西街、城西鉴湖前街、八字桥直街等老街
寻找跨越儿时乐园和爱情之梦的鲁迅路
从古地图上看,鲁迅路一带原来应该叫都昌坊口。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生活圈,鲁迅先生的笔下对他的故乡做了细致美好的描述,我们不需要去探究,只要傻傻地按照先生的描述去和他一起体味就可以了。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
从三味书屋沿东走不到200米,可以看到一座桥和一条弄,春波桥和春波弄,桥名与陆游的诗有关,“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帐然。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浪迹天涯数十年,企图借此忘却他与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离家越远,唐婉的影子就越萦绕在他的心头。此番倦游归来,唐婉早已香消玉殒,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对旧事、对沈园依然怀着深切的眷恋。
常常在沈园幽径上踽踽独行,追忆着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这时他写下了这首“沈园怀旧”。
再沿小河走200米就到沈园了,它因宋代大诗人陆游和前妻唐婉在此偶遇,并题有千古传颂的爱情名词“……错错错。……莫莫莫。”的《钗头凤》而闻名。
沈园之夜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晚风干,泪痕残,欲传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的园子不大,水榭亭台传统建筑。但蕴含在其中的情令人动容。
走进园子,入耳的便是写有爱的寄语的风铃牌,整廊的风铃随风舞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不知是在抚慰那远古的陆游和唐婉还是在叙述他们幽宛的爱情故事。
沈园的夜静静的,如穿越时空而来;沈园的夜又是伤感的,一曲令人动容的《钗头凤》在沈园的双桂堂里萦萦绕绕。一台以《钗头凤》为主题的堂会在夜间上演。
越剧的表现形式在那一刻,表述得如此贴切和拨人心弦。也只有越剧才能表现当时的陆游和唐婉的哀叹、心碎、无奈和痛,就像戏中的旁外音说的“一曲《钗头凤》是唱了又唱……”
有一个细节要提一下,演艺曲目过程中,演员的每句话都在老房子的屋檐下用LED屏打出字幕,犹如人们看英文版的国外大片,中文字幕是少不了的,这样使不懂绍兴本地土话和越剧的人能很好地理解剧目的意思。
乌篷船摇橹穿河巷
绍兴是一个鸟语花香的江南水乡城市,所谓水乡,当然有船。这小小的乌篷船就是绍兴一道独特的风景。乌篷船不仅很长,而且又窄又深,翘起的船头和船尾像弯弯的新月。船顶上是一张乌篷,漆黑漆黑的,上面还有别具一格的条纹。乌篷船行驶起来非常轻快、灵敏。
绍兴的桥大多都是拱桥,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名字。坐在乌篷船里,穿过一座又一座拱桥,吃着可口的茴香豆,温一碗绍兴黄酒尝尝,是一种享受。
乌篷船的船夫不紧不慢地摇船,不时地还会一起唱歌。船儿一摇一晃,随着歌声不由自主地摆了起来。有时,几只船挤在一起,船夫会开辟新的道路;船少风力大时,船夫还会用脚踏船板,真够厉害。
水乡乌篷船
水面波光粼粼,船儿开启,一道水帘往前驶去,在船上看两岸的景物更是美丽。绍兴处处都有水道,处处都有乌篷船,你可以随时叫一只,船夫的服务态度都很好。
清晨,东方欲晓,晨曦微露。一只只乌篷船穿梭着接送着来来往往的乘客。傍晚,岸上缕缕炊烟袅袅地飞上天空时,多数船夫便荡起桨划着船回家去。天黑了,夜深了,仍有少量乌篷船在桂花丛中穿来穿去,让游客欣赏绍兴的夜景。
天更黑了,夜更深了,四周一片沉寂,只有船桨的“吱吱”声和荡起的浪花声。
东湖
东湖是古代开采石头遗留,旁山依水而成。在构图上简单,用三带形容,一带石板路、一带水、一带山;但它又不普通,山可用“奇”字形容,水用“镜”字形容,乌篷船用“鱼”字形容,石桥用“巧”字形容。
坐上乌篷船游历在石桥、石洞、镜水之上,乌篷船犹如剪刀一般将平静的水布撕裁开来,汩汩的水声和船老大有节奏的划桨声,如入仙境。
最神奇的要数陶公洞,石壁曲折,犹如巨大的屏风,垂直入水。岩壁虽为人凿,但犹如机器割过一般平整,恍惚犹如神斧自上而下劈过一般。船必须从一个狭小的水道缓缓进入,回音四起,更象回音洞。洞内可观天空,这里冬暖夏凉,果然一身热汗顷刻收回,如灌入清泉一般。乌篷船船身狭长,穿桥入洞如鱼儿一般,坐东湖的乌篷船感觉是平静地在水面上移动。
走弄堂,亲近绍兴当地人生活
绍兴的弄堂很多,往往都带有典故,如笔飞弄,传说与晋代的书法家王羲之有关,弄很窄,只容得一辆小三轮车通过,似乎真的如毛笔的笔杆一样细。
绍兴弄堂
洋河弄
印象最特别的要算沈园旁边的洋河弄,弄的一边是沈园,一边是永福庵,人在弄中,苍古的古筝隐约传来,满园的春色从墙头跃入人的眼睑,两面墙一白一黄,因为 洋河弄永远联系不到一起,只有那柳树的倩影时不时地舞动在庵堂的黄色围墙上,让人不得不想到陆游当时的惆怅和那曲凄凉的《钗头凤》。
弄堂生活
弄堂的尽头往往是邻里茶余饭后谈论、小聚的地方。
晾晒
绍兴的民居沿河分布,桥头一般是居民居住地的相对高地,这里空间开阔,无光线的遮挡,是天然晾晒的好地方。在这个区域里,各家的东西琳琅满目地放在桥墩或阶梯上,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构成了独特的风景
门
绍兴民居的门有三种材质,分铁皮、木头和毛竹;门的颜色有黑色和木本色;门的款式有大门和摇门两种。
从建筑的角度,绍兴的摇门应该是最有特色的,一般情况下,大门是开的,而摇门是关的,这样有利于邻里间的沟通,又很好地将公共空间隔开,防止陌生人或其他小动物的突然闯入。
水岸小憩
在岸边、路边喝酒、品茗、小睡都是惬意的,你可以懒懒的,可以醉醉的,没有喧嚣,只有小河和时间在你身边静静地淌过。
岸边茶馆
绍兴的小河深入街巷,属于一河两街的形式。人家面水而居,舍舟登岸,人就进了家门。站在桥上,可见水边的住家门口停泊的乌篷船,可见门前纳凉的居民。那种闲适、安详,让人羡慕不已。水边卖炸萝卜糕的小贩,并不招揽客人,只是慢慢地,一块一块的炸他的糕,空气中飘散的油香……买来刚出锅的萝卜丝糕,坐在街边的石栏上,慢慢地品,细细地看。这里处处透着自然、质朴和幽静。如果有时间,可以一整天坐在那儿,享受平淡、闲散的生活。
咪酌黄酒,醉于“汆筒热老酒”
我对黄酒的迷恋或是起于“多乎哉,不多也”的孔乙己,或许起于“女儿红”的传说。到了绍兴古城-黄酒的故乡,我想醉上一回。
绍兴黄酒
如果你迷恋法国的葡萄酒烂漫甜蜜、迷恋俄罗斯伏特加的热情烈焰,那你肯定会迷恋上黄酒的温纯和浓郁,如绍兴的古老、如江南的少女…….
如果喝葡萄酒用高脚的玻璃杯,伴有起司下酒,那绍兴黄酒的饮法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喝酒的环境必须是靠河或老街的酒店,然后坐在长条凳上。如果是冬天,店家会用“汆筒”来温热一下老酒。芳香四溢的陈年老酒用雕花的锡壶装好,在青花酒盅里满满斟上一杯,举杯咪上一口,待浓郁的黄酒滑入喉间,香满唇齿间,捡起小碟里的过酒胚慢慢嚼、慢慢咽下。过酒胚少不了当地的茴香豆、臭豆腐、醉鱼干、五香豆腐干。
一杯黄酒下肚,人会瞬间飘渺起来,或许会诗兴大发。这正是绍兴老酒带给你的愉悦。醉与不醉尽在那琥珀色的琼浆间,尽在那黑瓦白墙的酒家里,尽在眼底穿过的小河和乌篷之上……
体验地点:咸亨酒店、鲁迅故里、仓桥直街。
看鸬鹚捕鱼,渔船晚歌等水乡风情
当人类与水相关、与船相关那就少不了捕鱼,这种延续了千年的劳作在绍兴又另有一番风情。
“鸬鹚捕鱼”,只见一群鸬鹚齐齐地立于乌篷船沿,渔夫将乌篷船划到较宽的水面,一声吆喝,鸬鹚很通人性,“扑扑齐下波光乱”,纷纷潜入水中。不一会儿,鸬鹚的嘴里就有了晃动的鱼尾巴,浮出水面。每个鸬鹚都有名字,鸬鹚是通人性的,主人一叫就会游过来,往喉间一掐,鱼入船仓。当然有些鸬鹚会罢工,渔夫用挥动着长长的竹篙提醒他们继续工作,不一会儿,仓满了,鸬鹚也累了。主人就用“哦啰啰”的叫声呼唤它们上船。主人挑选了小的鱼儿作为它们的食物,鸬鹚毫不客气,头一扬,鱼儿入肚。乌篷船在水中转——轻盈,鸬鹚在水中游跃——欢快。
勤劳的鸬鹚
“撒网捕鱼”、“渔船晚歌”都也于小小的乌篷船相关。完成了一天的劳作,渔夫悠悠地划着乌篷船,满载着收获,行进于黄昏的水巷里,船儿远去只留下了一片静静的涟漪,或许这个时候,船的主人已经在河埠头靠岸,醉于酒家里了……
体验地点:东湖、城西鉴湖。
回味“书”境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就如一段故事,就如一本书,而绍兴也如同一部书,你肯定能在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章节。做事为人,你可以领悟王献之的十八缸水的故事的妙意和书圣王羲之戒珠寺的故事;找回儿时欢快的记忆,那你可以跟随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觅一回;体验戴望舒的《雨巷》,那你可以静静的依立于石板路间,偷偷打开你内心的初恋情愫;回味人间刻骨爱情,可低吟一回陆游唐琬的《钗头凤》;或在青藤书屋感慨一代才子的坎坷人生……
绍兴古城是用来品和回味的,就如黄酒。你可以醉醉地回味,可以带着一份伤感去回味,可以带着寻觅去回味。古城犹如一本写满各种心境的书,容你慢慢地慢慢地回味……你不用努力地去发现,那里的此情此景会带你跨入一个个不同的章节。
体验地点: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各老街、兰亭、沈园、名人故居、大禹陵等。
听回越剧,领略社戏、水戏台魅力
去江南你不可错过那特有的戏种——越剧,它的肢体语言及曲调将委婉、惆怅等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京剧有明显的区别。绍兴除了越剧还有地方性的绍剧,要正在了解江南和绍兴,欣赏地方戏曲是不可缺少的。绍兴地方戏曲的表现舞台很特别,有堂会、水上戏台、社戏,关于社戏鲁迅先生笔下有美好而详细的描述。
绍兴越剧
你可以在鲁迅故里的朱家花园里聆听;可以在东湖的乌篷船上看水上社戏;可以在沈园的桂花树下观看堂会表演;可以在乌篷船上聆听那船老大的悠闲的小曲……委婉的唱腔和柔美的手势、缓缓的剧情表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到美国去百老汇,到威尼斯去看歌剧,到了绍兴你应该去体味越剧带给我们的内心触动。
体验地点:沈园、东湖、鲁迅故里等。
畅游古园,体味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
绍兴古城有好多古代私家花园,如沈园、西园、清河园等,最为闻名的当是鲁迅路上的沈氏园,园子不大却因陆游唐婉的爱情故事及《钗头凤》千古流传,经久不衰。
沈园之夏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怕人询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充满凄美爱情的字依然在那壁上。
沈园北面是一条小河,坐乌篷船可在沈园河埠头登岸,沿河有好多桥,其中一座叫春波桥,桥边是春波弄,桥名与陆游的诗有关,“伤心桥下春波绿” 。
园的东侧是洋河弄,弄的一边是沈园,一边是永福庵,人在弄中,苍古的古筝隐约传来,满园的春色从墙头跃入人的眼睑,墙一白一黄,因为洋河弄永远联系不到一起,只有那柳树的倩影时不时地舞动在庵堂的黄色围墙上,让人不得不想到陆游当时的惆怅和那曲凄凉的《钗头凤》。
园的西侧又有一条小弄,弯弯曲曲,石板砌墙,古井老树,是拍摄的绝佳地。
体验地点:沈园及周边小弄、小桥。
拜访名居,徐渭、鲁迅、周恩来、秋瑾
古城绍兴的名人故居很多,你用不着去苦苦寻找,它们往往会在你随意前行中,进入你的眼帘。名人故居犹如绍兴的一扇扇门,遍布于古城各个角落,随时等你去扣响。带你深入了解绍兴风俗、建筑、历史及人物品格个性。
鲁迅故里
有大家熟悉的徐渭、王羲之、章学诚、鲁迅、周恩来、秋瑾、蔡元培、徐锡麟等等。我最为喜欢的一个故居——“青藤书屋”,不光敬仰于徐渭先生的艺术成就,更惊叹于方寸之地的建筑与人格的合一。
青藤书屋位于鲁迅故里西大约300米的地方,在开元街的大乘弄内。一进小巷就能看到沿挂于小巷上空的青藤。黑色的围墙,石头门框、黑漆木门,这就是青藤书屋了,与相隔不远的闹市相比,这里如入禅境。
一条S型鹅卵石铺的小径直通一个圆洞门,门上写有“天汉分源”,跨入圆洞,发现里面原来是一个小的天井,一颗苍劲婆娑的青藤沿墙攀援,中间有一口方池,(因徐渭号天池山人,此方池谓天池)房子在池上部分用一根方形石拄撑入池中,上书“砥柱中流”,可谓在方寸之池彰显了徐渭的傲骨之气。书屋开窗便可见天池,经天池和青藤净化的书屋如徐渭自喻的“一尘不到”。
徐渭的书法如瘦傲之骨、简单寥寥的焦墨画法,尽显本源,人与书画在小小的青藤书屋随那藤蔓缓缓向你叙来。
体验地点:青藤书屋、鲁迅故里、周恩来祖居等各名人故居。
走进台门,听台门往事,住老客栈
老街沿河而布,台门沿街而立,绍兴的老台门众多,在老街上走个三五步就有一个台门,都很古朴,而且大多是有来头的,称为某家台门,台门里住的住户很多,天井是小孩玩耍、左邻右舍聊天、家务的集中去处。
绍兴的台门和北京的四合院有类似的概念,确又是不同的,无论是建筑空间、建筑风格。台门给我的印象是两个概念,一个是“进”,一个是“天井”,它用“进”来区分功能区,中间用“天井”贯联。
大凡走入台门,都有一个过渡空间,用来放些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或古代的轿子,这个和北京四合院的照壁或现在家装的玄关类似。绍兴古城目前规模最大的台门应当是鲁迅故里的周家台门群。其他一部分台门或住居民,或都开了旅馆、饭馆、酒馆、茶楼、面馆。
绍兴的老台门在建筑时大多用了石头,用来做门框或台阶,大户家族一般住在台门里,石头门框上雕刻有云纹。走进了台门,你也就走进了绍兴的生活,门里的人会和你讲讲台门的来历,光影穿梭于台门的天井里……
城内有老台门改造的客栈,如想体味一下台门生活,住老台门是个不错的选择。
体验地点:鲁迅故里、仓桥直街、书圣故里、西小河沿等
古桥小弄,看风情、闻传说
绍兴古城内的古石桥太多以至于讲不清楚。尤其以东双桥、八字桥、广宁桥三桥气势最大,不仅规模大,并且三桥分布在一条河上,遥相呼应,《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有一段就是在八字桥下拍的。以东湖的桥最巧。
桥不但有通行的功能还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很好的晾晒场地,春天的笋煮毛豆、被褥的晾晒等都在桥上完成,形成独特的风景线。每座桥都有它的来历,古城北戒珠寺南的肖山街上,有座古老的石桥,叫探花桥,与礼让有关;题扇桥与王羲之有关,等等。石桥还是那个石桥,历经岁月蹉跎,美丽的传说依然流传,桥下依然乌篷穿梭,河岸埠头依然欢声笑语……,在古桥上安静地坐下是最惬意不过的事情。
绍兴古桥
除了桥多,绍兴的弄也特别多,有些窄的几乎只能过一个人,两边石头砌墙。弄,也有好多的故事,“笔飞弄”传说是王羲之为了躲避卖扇的老阿婆,在这里将笔扔掉。弄很细真得如笔杆一般,走在弄里,抚摸斑驳的墙,忽如回到远古。
体验地点:八字桥、迎恩门、宝珠桥、谢公桥、笔飞弄、马园弄、洋河弄等等。
游环城河,欣赏漂在水上的古城风姿
绍兴古城四周被水围住,任何一个方向进入古城必须通过桥方可进入。
用“漂在水上的城市”来形容绍兴古城一点不为过分。你可以在夜间乘坐游轮,畅游于古城的环城河之上,各式桥梁、古城楼、沿河的公园、城内山麓、酒厂、码头、民居你都将一一领略。如内河乌篷船的水巷之旅体味的是一种风情;那环城河之旅确看的是倒影在水中的古城,看得是一份古城的精致。
迎恩门夜景
现代的古典的并存,静静的水面与舞动的光影并存,遥遥的期待的和飘然而过的并存,一段水上旅程,一段“漂”的旅程。
游环城河可以一边茗茶,一边拍照,讲解员会如数家珍一般将前面的景致一点点讲给你听。船行的不快不慢,眼前如印象画一般一幅幅掠过。不时会有暮归的乌篷船迎面划来。无论如何都有点晃晃悠悠的惬意。
体验地点:稽山公园游轮码头。
赶早市,看古城生活、吃小吃、带土货
绍兴臭豆腐
如果旅游是一种获得差异性的好奇,到了一个地方你肯定会渴望体味一下当地人的生活,如语言、食物、服饰、习俗等。
绍兴古城内有一条街叫府横街,位于解放路中段,这是一条贯穿古代近代和现代的街。东起近代先烈秋瑾的就义地轩亭口,西到春秋战国越王勾践的皇城,中间有历史老街仓桥直街穿过。这里要说的不是它的历史,而是它的早市。
还是早上4、5点的时候,这里就已经聚集了各种商家,山麓边、老房子旁边沿街席地为市、三轮车成摊,成了一个早间的集市。带乌毡帽的菜农在吆喝声此起彼伏。
市场是自然形成的,如70、80年代的那样淳朴。唱歌一样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如果觉得方便,你可以带些新鲜的土货回去,如土鸡蛋、新收割的玉米、番薯、菱角、栗子。
沿街有早点和茶楼,可以来碗豆腐脑、大饼油条、烤饺、油煎包子,街上的现烤番薯也不错。
体验绍兴人生活、市井风情,府横街早市不容错过。
体验地点:府横街。
会稽凭古 零距离走近华夏远古祖先
大禹陵
绍兴的先民是于越族,他们的历史可以一直追述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绍兴古城的大禹陵只不过是先民的一个遗留。大禹是“尧舜禹”三王之一,三过家门的故事家喻户晓,从这里到卧薪尝胆到鉴湖女侠,先人的精神已经得以延续。
应该说禹庙是一个精神的朝拜地,那里翠树环绕,红墙琉璃瓦,彰显是后人对他的敬仰。整个陵、庙依山而建,自然生态优美,步入林间,鸟鸣风动,若有所思,若有所定。
同一山脉的西南面是绍兴古城外的一个最高峰——香炉峰,香火茂盛。每逢吉日,绍兴人都有等高祈福的习俗。站在山峰之上,山风历历,心旷神怡,古城绍兴尽收眼底,远处山脉连绵不段,迷雾隐现期间,如淡墨画一般。如果城内是一幅幅小水墨,那这里要表现的应该是一幅长卷了。
尤其在早上如能登到顶上,那里的景色更是另外一番的神奇。迷雾缠绕的山间与喃喃的佛音相应。待太阳升起,东方天空如彩缎一般,雾气缓缓散开,古城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如一个睡熟的少女慢慢睁开眼睛。
体验地点:大禹陵、香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