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程的第一站就安排在了吐鲁番,一方面是想化解此行心中最代表新疆印象的葡萄沟吃水果的心愿,更为重要的原因也是不想回程时从乌鲁木齐再走回头路。可孰不知,到了吐鲁番才发现,吐鲁番的美以及由其代表的西域文化会远远超过所有此行新疆行所有带来的震撼。而也正是在随后的西行日子里,我们才更多的认识到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个为新疆做出卓越贡献的男人与女人。
《史记》中著名的张骞二次出使西域,都曾提到过吐鲁番。虽然张骞最终因为各小国不和,没有达成汉朝联合夹击匈奴的目的。但张骞本人那种不屈不挠,历经几十年斗志不移,宁可舍弃异族妻女,只身冒险多次往来西域的精神却使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永远尊敬和学习。
张骞二次出使西域不但打通少数民族及汉族与西域国家的商贸往来,也促进了汉夷之间的文化交融。此后由于张骞出使西域给新疆带来的变化,至今仍然可以从吐鲁番普通的生活中得到体现: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大量在中原栽培(新疆到处卖石榴汁,葡萄干)。而中原亦引入了丝织养蚕技术,并在新疆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桑树(5月底去正是桑葚的季节)。同时大力推广铸铁器的技术(喀什大街到处可见铁匠铺)。
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不仅如此,逐渐在文化领域上汉夷更广泛的交流,也为世界文化的融合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引入汉朝,极大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而汉朝军民在鄯善、车师(吐鲁番)等地屯田,并协助当地居民一同开发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术,习称“坎儿井”,更使干旱少雨,酷热难耐的吐鲁番地区成为了瓜果飘香,甘泉清冽,凉风袭袭的解暑圣地。
这里曾经是世界民族大融合之地,亦是后来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的重要历史遗迹。在丝绸之路影响下,汉、唐两代政府安排的“西域督护府”更是成为了管辖新疆大部及中亚地区的主要行政机构。
吐鲁番作为入疆的要塞,拥有众多的历史古城遗迹中(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高台古城),多数都与西域的三十六国(西域是古时的一片属地,在《汉书》中曾有记载。因有三十六个国家在其领域称王,所以也称“西域三十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吐鲁番
交通: 建议包车前往 (吐鲁番市区到景点的公交太少,人多时可包车游所有市区主要景点,一般TAXI包车200/车/天)
注意事项:
a. 建议先到故城外的介绍馆里听完免费的介绍,对整体布局有所了解后再进入观赏。否则看到一片片的瓦砾土堆会立刻失去方向感和兴趣
b. 由于天气炎热少雨,里面的墙壁泥土等都是2000多年遗留下来的文物,请勿触摸过多,以免损坏。
c. 里面到处有隐蔽摄像头,请沿着石砖路行走,切勿跑到土台阶以上,避免罚款。(我们就是因为不知道规矩,为了效果站到高处拍照片,被保安严重警告了)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西郊10公里牙尔乃孜沟两条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长约16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呈柳叶形半写。
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流中心。交河城是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汉,毁于十四世纪前半叶元代的战火中。该城经过风风雨雨的考验,至今城内的官署、寺院、佛塔、坊曲待道等建筑物保存较好,是目前世界上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更是因为此地很少下雨,所以20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从泥土糊成的城墙,寺庙,民居,官窑中找寻到2000年前的车师部族的生活原貌。
交河故城的布局大体分为三部份,一条长约350米。宽约10米的南北大道,把居区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并以它为中心构成北都寺院区。城北上还建有一组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塔林。
东南方,有一座宏伟的地下宅院,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面南道,设有四重门栅,天井地面,有一条宽3米,高2米,长60米的地道与南北大道相通。据考察推测,可能是安西都护府的住所,后为天山县的官署衙门。
西部有许多手工作坊。大道两侧是高厚的土垣,垣后是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的“坊”,临街不开门。“坊有纺织、酿酒、制鞋等手工作坊。东侧有军营,余为民居。
交河城仅有东门和南门两座城门。东门巍然屹立在30米高的峭壁上,主要是为城内居民汲引河水的门户。由于城建在30米高的县崖上,不用筑城墙,城门亦非正式建筑,南门,是古代运送粮草、大军出入的主要通道。南门地势险要,有“一人守隘,万夫莫向”的山口。
火焰山
交通: 仍建议包车前往 (吐鲁番市区到景点的公交太少,人多时可包车游所有市区主要景点,一般TAXI包车200/车/天)
注意事项:
a. 建议景区门票可以省去不买,因为景区内实在没什么看的。(可以省35/人)包车离景区很远就可以拍到火焰山全景,走近可拍标志牌。
b. 由于天气炎热,在市区建议买大量的纯净水补充(市区1元/瓶 普通矿泉水)
c. 间或可能碰到一些非常不讲理的景区人员,请勿多与他计较。此行新疆,总碰到有景区人员很可笑的说,不买票进的话,连站景区外拍照也不可以。(高高一座山,他也围不住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火焰山就是这样一座山。
相传《西游记》中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来扑火,火势却越扑越大,只好请来观音解救。而现实中,火焰山确实如火焰般燃烧的通红灼热。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缘。古书称赤石山,维吾尔语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火焰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又是西游记的来源?),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 火焰山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燎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火焰山景区位于火焰山下,有一根直穿云霄的温度计,游客到此都不免要与他显示的温度做到此一游之照。
其实山体通红的主要原因是因中生代的侏罗、白垩和第三纪的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雄深曲折,布满道道冲沟。 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火热的夏季在阳光强烈照射下,红色山体热浪滚滚,红色烟云蒸腾缭绕,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有当地人说,夏天埋土下的鸡蛋可以晒熟,不知你信是不信? (好想尝试,因为季节不对温度不够,未遂)
高昌故城
交通: 建议包车前往
注意事项:
a. 建议交河故城和高昌古城选择一个参观即可,因为内容雷同。也可在城外高台观赏(省去门票50)
b. 高昌古城 附近沿路有很多桑树,站在树下摇一摇会有很多桑葚吃。(市区也有卖,一篮4斤/ 5~8元)
高昌故城,历史悠久,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位于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
公元前一世纪始建高昌壁。高昌城使用一千三百多年,于公元十三世纪末毁于战火。虽然经过二千多年的风吹日晒,故城轮廓犹存,城墙气势雄伟屹立在火焰山下。
高昌故城规模宏大,十分壮观。城呈长方形,周长5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其中南面有三个城门,东、西、北面各有两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
高昌城废弃后,日益蚕食被垦成耕地,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尚存较好的遗迹有,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其中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东南角的寺院,尚存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是城内唯一保存壁画较好的地方。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
北部的宫城内仍保存许多高大的殿基,一般约4米左右。从此可以看出当时有高达四层的宫殿建筑物。
苏公塔
苏公塔(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的木纳村,额敏塔是清朝名将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为了恭报清王朝的恩遇,表达自己对真主的虔诚,并使自己一生的业绩流芳后世,而自出白银7000两建造,额敏和卓死后次年,其次子苏来曼建成于1777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苏公塔是新疆现存最大的古塔,全部用青灰色砖建成。高44米,塔基直径为10米,塔身下大上小,呈园锥形。塔内有螺旋形台阶72级通往顶部。塔身周围不同方向和高度,设有14个窗口。塔的表面分层砌出三角纹、四瓣花纹、水波纹、菱格纹等15种几何图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
与苏公塔相邻的苏公塔礼拜寺,是新疆境内大的伊斯兰教礼拜寺之一,占地2500平方米,室内宽敞,建筑庄严、古朴、可容纳上千人做乃玛孜。每逢肉孜节、古尔邦节,穆斯林群众,近的三人一群、五个一簇涌向礼拜寺;远的,骑毛驴、骑自行车、坐汽车从四面八方云集这里,颁经礼圣,祈求福佑。